按平行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,即同一投档时间段里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,为了增大考生投档和录取的几率,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提醒广大考生,院校和专业安排要有梯度。
所谓梯度,是指在进行院校志愿填报时,由高到低依次按照所选院校往年录取分差的高低进行排序。录取分差高的排在前,录取分差低的排在后。我省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中,录取时是按考生填报院校的A、B、C、D、E、F从前至后的自然顺序进行检索,梯度有序的志愿,即使不能投入考生排在前列的院校,还有机会投进后续院校。梯度原则不仅适用于院校志愿的填报,同时也适用于专业志愿的填报。
院校梯度:按录取分差从高到低
平行志愿检索到某一位次考生的时候,按照考生填报院校的自然顺序依次进行检索。如果达到A院校的调档线,则投入,该考生的投档结束;如果达不到A院校,则检索其B院校,依次进行。一般而言,考生所选的院校均是有较强意愿就读的,则按录取分差的高低来排序。如果考生将录取分数低的院校放在A位,录取分数高的院校放在B位,就可能导致即使考生达到了B院校的调档线,因为A院校排序靠前,先投入A院校,而不再投入到B院校。
所以建议在对所选院校进行排序时,尽量以院校录取分差从高到低来排序。如果所选院校意向专业录取分数与院校调档线有较大差距的情况,则要结合自己是想进入更理想的专业,还是想进入更理想的大学来选择。比如甲、乙两所院校,甲院校的综合评价、录取分差近几年都高于乙院校,但这两所院校考生感兴趣的专业,乙院校的实力要雄厚一些,录取分数也高一些。如果考生优先考虑更满意的大学,则可将甲院校填在前面;如果考生更希望就读专业实力更强的院校,则可将乙院校填在前面。
院校梯度中,还要重视地域的分布。由于经济、文化等发展不均衡的原因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校近年来很受考生青睐,报考人数多,录取分数普遍偏高。所以考生在选择这些地方院校时,如果分数优势不明显,最好要在院校地域分布上分散考虑。
专业梯度:按适合从高到低
这里所讲的适合,并不仅仅是生涯规划理论中所讲的兴趣、能力、性格相匹配的适合,还要结合录取分数、报考冷热程度等综合而得的适合。
当考生的档案投入院校后,则由院校根据事先确定的录取规则对考生进行分专业录取,所以专业排序更有所考究,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,再安排专业顺序。
一来要了解所报院校分专业录取原则,是“志愿优先”“分数优先”,还是“分数级差”。不同的专业录取原则下,考生的专业顺序安排原则有所不同。如按分数优先进行分专业录取,那么考生的成绩在进档考生中的位次就比较重要,如果是位于前列,就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结合录取分数依次填报;如果位于中间,在优先考虑兴趣专业的情况下,还要选择一些往年报考“冷门”的专业进行搭配;如果位于后列,则要作好可能被专业调配的准备。
二来要分析专业前几年的录取分数情况,是趋于稳定,还是处于波动中。如果是趋于稳定的偏高,那么说明这些专业受考生的认可度较高,报考热情高,专业排序时尽量排在前面;如果是趋于稳定的偏低,那么这些专业的报考热度较少,如果是自己能够接受的专业,而自己的成绩在分专业录取时优势不明显的话,可以考虑将其放在靠中或靠前的位置;如果有波动情况,说明考生填报会受到前一年的录取分数影响,专业排序时可结合前几年波动规律来安排。
三来还要看看所报的专业是否有补充规定:如体检要求、单科成绩要求、语种要求、男女生比例要求等情况。但凡有受限情况的专业,均为“不适合”专业,不要出现在志愿表中。
总的来说,梯度原则按录取分差从高到低来进行。同时要提醒考生的是,无论怎么安排,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两个志愿应为保底志愿。在两种情况下保底志愿的数量要适当增加:一是前面“冲一冲”的院校偏多的话,后面分配给保底院校数量的也相应增多;二是考生的高考成绩比较接近所在批次的省控线,分数优势不明显,为了避开院校录取波动带来的风险,保底院校也应稍微多一些。
|